3月21日下午,兰州大学萃英法律大讲堂第九十讲在齐云楼1734顺利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刘加良教授应邀,以《当前民事司法的程序难题及其破解》为题,作学术讲座。讲座由兰州大学法学院讲师刘洋主持,张杰副教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刘加良教授以夫妻共同债务“共债共签”案例作为开场,强调了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和司法实践的推进,对民事司法程序的研究应更加贴近司法实践的需求。随后,刘教授从五个具体的民事司法程序难题入手,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针对虚假诉讼的事中甄别,刘教授利用具体数据揭示了虚假诉讼对司法权威和民事权益的侵害,并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规制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对虚假诉讼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关于诉前调解的浮沉,刘教授认为,自2009年确立以来,诉前调解程序经过15年的演变与实践,已于2025年初退出民事司法的舞台,而被寄予厚望的“立案后委托调解”制度尚不能有效解决案件积压问题。第三,刘教授强调了合同案件释明的重要性,其防止程序空转和避免“一案结多案生”,并对法院释明的限度与力度进行了阐释。第四,针对非法诉讼代理行为的严格规制,刘教授从代理主体层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预判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人数规模将逐渐缩小。最后,关于管辖异议权的滥用,刘教授基于真实案例指出了诉讼主客场问题在部分地区的严重性,并探讨了通过对滥用主体进行罚款规制的合法性与可行性。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提出关于法院释明积极性以及虚假诉讼的司法责任的问题,刘加良教授给出了详尽解析和耐心回答。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