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信箱
信箱地址:

tusl@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院长信箱
信箱地址:

chifangxu@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西南政法大学赵树坤教授受邀来我院为师生作专题讲座

【来源:兰州大学法学院 | 发布日期:2025-09-24 】

     2025年9月22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权法学》副主编,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研究”首席专家赵树坤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作《理解人权的三个维度》专题讲座。讲座由法学院李卓伦老师主持,张杰副教授、苏泽儒老师、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刘远老师及法学院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赵树坤教授从开展人权研究的重要性入手,引出理解人权的三个不同维度,即 “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人权“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人权”和“作为制度体系保障对象的人权”。首先,就作为价值理念的人权而言,赵树坤教授指出,人权本是西方舶来品,我们所理解的人权是一种与西方人权观存在区别的观念,充分体现了合作、发展与共赢的价值内核。其次,作为思维方法的人权方面,赵树坤教授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引出人有反思追问的能力,进而指出人权应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指导决策的工具。最后,作为制度体系保障对象的人权方面,赵树坤教授指出,被制度化的人权就是法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法学本身就是权利之学。在人权制度化的过程中,权利是归旨,权力是手段,宪法则是最高依据。讲座结尾,赵树坤教授以工商业与人权、数字人权等为例分析了传统公私二元结构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鼓励与会师生关注私权力与人权保障相关议题。

     张杰副教授、苏泽儒老师与刘远老师先后对赵树坤教授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与谈。张杰副教授认为可以从哈特所言的最低限度的自然法角度理解人权,并指出国际法和法律原则是人权从价值理念演进为法律制度的两个基本路径。苏泽儒老师以《马拉喀什条约》为例,指出知识产权法所体现的人权理念及其实践意义。刘远老师对赵树坤教授讲座内容表示高度认同,并介绍了自己对于理解人权的三个视角的不同思考。

     本次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人权理念的理解与认知,为同学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